“2025年,新能源重卡銷量或到7萬輛,傳統“老將”將如何應對市場增長?”
2022年,新能源重卡需求持續高增長,前10月銷量翻倍暴漲204%。未來幾年,新能源重卡行業有望持續火爆。根據科爾尼預測,2025年,新能源重卡行業銷量或到7萬輛。其中,電動重卡銷量預計5.5萬輛,燃料電池重卡銷量預計1.5萬輛。
對于持續增長的新能源重卡市場,傳統重卡整車及零部件巨頭將如何布局?
請看記者帶來的盤點。
打造多元化產品
面對重卡新能源化趨勢,不少整車及零部件企業走的是多元化技術路線,以不同產品來滿足多類需求。
新能源重卡
在新能源方面,一汽解放早已有了詳細規劃,于2021年發布“15333”新能源戰略,規劃了明確的目標和詳細的路徑。“在產品路線規劃上,公司的新能源產品走多元化路線,要結合不同能源特點、不同場景需求去開發產品。”在近日接受35家機構單位調研時,一汽解放這樣回應。
一汽解放方面表示,目前,公司在新能源產品方面布局了重、中、輕、微、客5大整車產品平臺,純電動、混合動力、燃料電池3條技術路線,同時在研發、產能、生態領域也將加強布局。“在電動重卡方面,解放一直積極布局電動重卡。目前針對煤炭、砂石運輸、港口運輸、城建渣土、混凝土攪拌等運距短、高頻、重載的特殊場景,完成了包含充電、換電兩種路線,牽引、自卸、混凝土攪拌等50余款電動重卡的投放。”
11月22日,在新聞發布會上談及新能源化趨勢時,濰柴動力同樣表示,公司將做多元化技術路線的應對。“在傳統能源向新能源過渡過程中,是能源多樣化的過程。新能源化趨勢下,城市車輛可以較多的使用純電動路線,長途干線物流更適用氫燃料電池路線,柴油發動機、氫內燃機、甲醇發動機等均會有適用的特定應用場景。”
11月24日,在投資者關系活動調研交流中,中國重汽詳細描述了新能源布局。“目前,公司已經面向牽引、載貨、工程、專用四大類車型,完成純電動、混合動力、氫燃料電池三大技術路線核心布局,開發出全系新能源商用車產品。從目前來看,新能源重卡主要是在區域類應用場景使用,例如港口、鋼鐵廠、物流園區以及城市內等場景,未來的應用場景的擴展還需要相關技術的進一步提升。”
打造核心競爭力
在打造多元化產品的同時,不少企業也提出要掌握新能源車核心技術,形成較強競爭力。
一汽解放表示,隨著地方政府環保法規落地和不同場景需求,新能源商用車的未來發展是非常有空間的,也是公司今后要大力開發的市場。“解放對于新能源產品有一系列的安排:第一步是產品路線實現多元化;第二步是在核心總成上,公司最終必須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。解放通過提供自研自制、股權投資、戰略合作、聯合開發等對此進行全面的布局,目的是在新能源領域中仍然確保具有技術領先優勢;第三階段公司會有自己的專屬平臺,圍繞低風阻智慧生活艙、滑板底盤、高階智駕等方面創新突破,最終要真正打造中國高端的、體現先進技術的新一代新能源車輛。”
在調研交流中,中國重汽指出,國家“雙碳”政策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,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將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標志性、引領性產品。“2022年,公司持續推動技術迭代更新,加快以電驅橋為主要路線的純電動、混合動力、燃料電池整車開發,加快新一代智能駕駛、智能網聯等技術落地應用,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,創造新的增長點。目前,公司投資建設的萊蕪智能網聯(新能源)重卡基地,全面采用世界先進制造工藝及設備,具備數字化、自動化、模塊化與柔性化等特點,加強了公司產品的綜合競爭力。”
作為重卡行業老將,福田汽車也在新能源方面積極打造核心競爭力。12月5日,福田汽車發布公告,擬與寧德時代成立合資公司,開展新能源電池經營性租賃業務,共同開拓新能源場景運營市場。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2億元,福田汽車與寧德時代各持股50%。作為新能源重卡部件之一,動力電池如同新能源車的“心臟”,直接決定著車輛品質的高低。而福田汽車與寧德時代形成合資關系,在動力電池上的競爭力將更勝一籌。
當前,一些傳統企業在新能源重卡市場排名看似稍有落后,但已在積極排兵布陣,打造核心競爭力,完善產業鏈。未來幾年,“老將”與如今崛起的“新秀”是否將展開更為激烈的搏斗?能否重新奪回相應的行業地位?
(本文來自:方得網)
該內容由行業企業、終端個體、第三方機構提供,本網僅為引用該信息,如有任何疑問請與轉載來源機構聯系解決,感謝支持。如發現侵權,本網站將協助進行處理或撤文。
![]() |
![]() |